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EN

2025年8月22-24日

媒体中心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美125%关税引发连锁反应,中美冷链产业双向承压

2025-04-30


2025年4月11日,针对美国前一日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中国迅速反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4月12日起将原产于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至125%,依据相关法律且经国务院批准。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中美双方在农产品、冻品及水产等领域的关税政策相互交织,已严重冲击两国相关产业,冷链产业也难以置身事外,深刻影响着两国相关产业的发展走向。




一、关税政策的双向冲击


对中国冷链出口的影响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中国冷链相关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在冷冻食品、冷藏农产品以及各类水产品等领域,中国对美出口规模颇为可观。然而,随着125%关税的骤然落地,中国冷链产品出口美国的通道仿佛瞬间被巨石堵塞。




以中国输美的冷冻罗非鱼、对虾等水产品为例,原本凭借价格优势在美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但高额关税使产品成本大幅攀升,价格竞争力锐减。美国进口商出于成本考量,纷纷减少甚至取消从中国的采购订单,中国相关出口企业订单量急剧下滑,许多企业甚至面临失去美国市场的危机。同样,依赖美国市场的冷冻蔬菜、水果等冷藏农产品出口企业也遭受重创,大量产品积压,出口业务陷入停滞。


数据来源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
链库整理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
链库整理分析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大类农产品金额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
链库整理分析



对美国农业及冷链进口的影响


面对美国的关税施压,中国也迅速做出了反制措施。自2025年3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等加征10%关税。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又进一步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自2025年4月12日起,经国务院批准,再次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由84%提高至125%。这一系列举措对美国农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国一直是其重要的出口市场。以大豆为例,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的主要买家,但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消失殆尽,进口量大幅下降。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2214万吨,进口额为120.4亿美元,同比下降22.7%,占大豆进口总量的21.1%,较2018年贸易战前的 34%下降了13.3个百分点 。同样,美国的猪肉、牛肉、鸡肉等肉类产品以及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也因关税因素面临滞销困境。这不仅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收入锐减,还使得美国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从种植户、养殖户到冷链物流企业等都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许多美国农场主面临农产品积压、价格下跌的难题,而相关冷链物流企业也因业务量大幅减少陷入经营困境。



结合数据和市场情况显示,链库分析: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依赖程度正在降低,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程度仍然很高。

数据来源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
链库整理分析


二 、对中国冷链产业的影响


市场需求变化


出口市场萎缩:除了前文提及的冷冻食品、冷藏农产品及水产品出口受阻外,像中国特色的速冻水饺、汤圆等冷冻食品,以往在美国华人超市及部分主流超市有一定销量,但如今受关税影响,出口量急剧下滑。美国市场的萎缩,使得中国众多依赖对美出口的冷链企业订单量锐减,产能过剩问题凸显,部分企业甚至不得不减产或停产。


数据来源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
链库整理分析



内销市场机遇:部分原本计划出口美国的产品因出口受阻,纷纷转销国内市场。这一转变促使国内冷链物流需求显著增加。消费者对国产冷链产品的需求提升,为国内冷链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创造了契机。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冷链产品的需求

成本上升


运输成本增加:贸易摩擦引发燃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冷链运输对燃油依赖度高,运输成本随之大幅增加。为应对关税,企业调整运输路线,从原本经美国港口转运改为绕道其他国家港口,运输距离拉长,时间成本和运输费用显著上升。若将部分海运改为空运,成本更是数倍增长,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运营成本上升:为满足美国更高的贸易标准和监管要求,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在认证方面,要获取美国复杂的质量认证体系认证,费用高昂;检测方面,需对产品进行更严格检测以应对美国海关检查,检测频次和项目增加,费用大幅提高。这些都极大地加重了企业运营负担。

行业竞争格局改变


国内竞争加剧:大量出口受阻的企业纷纷涌入国内市场,使得国内冷链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不仅要在价格上展开激烈厮杀,还需在服务质量、配送效率等方面不断提升。价格竞争导致企业利润被压缩,而提升服务质量和配送效率又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对企业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挑战。


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后,部分订单流向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的冷链产业借机发展,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改变了国际冷链产业竞争格局。中国冷链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来自新兴竞争对手的严峻挑战,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



数据来源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
链库整理分析



三、如何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实施数字孪生技术?


农产品销售受阻与价格波动


美国农产品出口受中国加税影响,大量农产品积压在美国国内市场。以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玉米、大豆农场主为例,他们的产品无法顺利出口到中国,导致库存积压严重,价格大幅下跌。为了消化库存,农场主不得不降低价格出售农产品,但这又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许多农场主面临亏损甚至破产的风险。同时,美国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也影响到了相关加工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加工企业因原材料价格不稳定,生产成本难以控制;冷链物流企业则因农产品运输量减少,业务量大幅下滑。



消费者面临更高成本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从中国进口的冷链产品价格上涨。美国消费者在购买中国产的冷冻食品、冷藏农产品以及水产品时,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而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也间接影响了美国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美国国内的猪肉、牛肉价格因出口受阻和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出现波动,消费者购买这些肉类产品的成本也相应增加。这无疑加重了美国消费者的生活负担,降低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





网络通信搭建


建立稳定、高速的网络通信系统,确保传感器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园区内部可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网络方式,如在仓库内铺设光纤网络,同时利用 Wi-Fi 或 5G 技术实现运输车辆与系统之间的实时通信。


冷链物流企业运营困境


美国冷链物流企业依赖农产品和冻品的运输业务。中国加征关税后,美国农产品出口量锐减,冷链物流企业的业务量大幅下降。许多冷链运输公司的车辆闲置率上升,仓储设施也出现大量空余。为了维持运营,企业不得不降低运输价格以吸引客户,但这又导致企业收入进一步减少。同时,为了应对业务量减少带来的成本压力,企业不得不削减员工数量,导致大量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失业。


四 我国冷链企业的应对策略


市场多元化策略


拓展新兴市场:面对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冷链企业应积极开拓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冷链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企业可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合作建设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提供符合当地市场的冷链产品和服务,逐步打开新兴市场。


深耕国内市场: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对高品质冷链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应加强与国内生鲜电商、超市、餐饮企业合作,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关注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高品质、个性化冷链服务。


成本控制策略


优化供应链管理:整合上下游资源,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通过集中采购、协同生产降低采购成本。采用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实现货物快速出入库和精准库存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冷链运输车辆,优化运输路线规划,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建立区域分拨中心,实现货物集中配送,降低配送成本。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冷链技术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型制冷技术、保温材料研究。采用新型制冷技术,如二氧化碳制冷技术,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发新型保温材料,提高冷链运输和仓储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损耗,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运营成本。


产业升级策略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冷链全程监控和质量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对冷链产品从生产、运输、仓储到销售全过程实时监控,确保产品品质。建立完善追溯体系,让消费者通过扫码了解冷链产品全程信息,增强消费者信任度。及时处理客户投诉,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冷链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包括冷链物流管理、制冷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人才。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冷链专业人才,提供有竞争力薪酬待遇和良好职业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在全球贸易的风云变幻中,美国加征 125% 关税这一挑战虽来势汹汹,但中国冷链产业绝不会退缩。正如4月9日,中国政府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重申了中方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一贯立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方对与美方磋商持开放态度,但威胁施压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美方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中方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中方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继续作动荡世界的稳定锚。多年来,中国冷链企业在市场浪潮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强大的韧性。


面对美国市场的收缩,我们将其视作拓展全球版图的契机,以无畏的勇气深入新兴市场。在应对成本攀升时,凭借创新的智慧和高效的管理,我们有信心将压力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中国冷链产业有决心、有能力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书写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在全球冷链市场的竞争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FLE冷链展

参展联系:020-3889 6896

邮箱:osdexpo@126.com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来源于第三方或网络信息,转载目的在于分享和传递行业信息,仅供用户浏览,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纠纷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