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EN

2024年8月23-25日

媒体中心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

冷链技术装备赋予冷链“核心”动能

2022-04-15


根据国家标准《制冷术语》(GB/T 18517-2012)的定义,冷链是指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使易腐食品或货物在原料、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始终保持适宜温度的系统。

制冷技术装备是冷链物流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易腐食品在贮存和流通的各个环节提供持续的低温环境,是保护食品品质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与常温物流不同,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更高,过程更复杂,制冷技术装备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芯”动力。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冷链仓储及运输设施设备发展依然不够健全,科技含量有待提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市场对易腐食品需求越来越旺盛,在新一轮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动下,冷链物流行业和冷链技术装备迎来发展高潮。


一 冷链技术装备体系构成

冷链物流由预冷加工、冷冻冷藏、冷藏运输、冷藏销售四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技术装备要求。


冷加工技术装备


果蔬农产品、肉类、水产品等易腐食品的预冷加工、冷冻加工是全程冷链物流的第一站,对于易腐食品保质保鲜十分重要,预冷技术、速冻技术是这一环节的关键性技术,需要使用到果蔬预冷装备、肉禽冷却装备与设施、速冻机等。


现阶段,我国果蔬冷加工以浸入式和喷淋式预冷为主,对于肉类则主要采用螺旋预冷机进行预冷;在速冻环节,基于液氮的直接接触式速冻技术装备应用最为广泛。

冷冻冷藏技术装备


冷冻冷藏环节是易腐食品贮存的关键问题,涉及冷藏工艺、隔热层技术、制冷技术、气调技术和冰温技术等,主要用到冷冻冷藏库、气调库、冰温库和自动化立体库等。我国冷冻冷藏技术装备发展较早,果蔬冷冻冷藏的自动化程度要高于肉类。


冷藏运输技术装备


冷藏运输是易腐食品在流通过程保持低温环境,主要涉及高效制冷技术、蓄冷技术、隔热层(保温板)技术等,应用到的装备包括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等。冷藏运输主要以陆地运输方式为主,随着生鲜电商、跨境冷链的发展,铁路、水运、空运等多式联运成为冷藏运输的发展趋势。


冷藏销售技术装备


冷藏销售是指在销售终端,主要涉及高效环保制冷技术、空气幕设计技术、解冻技术等,应用到的冷藏装备包括商用冷藏柜、冷冻柜等。随着多元化、多模式的冷链食品销售业态发展,冷藏销售终端需求也趋于多样化。


二、我国冷链技术装备发展环境分析


政策环境利好频出


随着冷链物流行业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冷链物流的支持政策也在加紧推出。2021年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这是冷链物流行业首个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明确指示,并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100个左右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等纷纷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政策利好环境将促进冷链物流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将为冷链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经济环境持续向好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依然稳中有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我国GDP达到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07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6元,增长16.1%。持续发展的经济和消费能力推动了冷链食品消费需求的提升,为冷链物流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环境加速成熟


市场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一批有实力、有能力的龙头企业加速市场布局,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行业监管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以及技术装备创新发展的驱动下,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一体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向供应链两端延伸,不断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提升价值链水平。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明确了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驱动力。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冷链物流技术基础研究和装备研发,从源头提升中国冷链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升级迭代有了更好的创新环境。


三、我国冷链技术装备发展现状



“最初一公里”亟待补齐冷加工技术装备短板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果蔬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国,由于产地缺乏预冷加工设备,使得果蔬采后流通损失严重,我国果蔬产品整体保鲜率仅在10%-20%之间,损耗率高达25%-30%,与欧美国家相差较大。在政策指引下,“最初一公里”冷链设施短板正在逐渐补齐。


我国果蔬冷加工以浸入式和喷淋式预冷为主,有调查显示,天津市、海南省等地采用向冷水池中投入冰块的方式使水温接近 0℃,然后采用人工方式将装有疏菜的塑料筐浸入冰水池中,以此实现蔬菜的预冷;在广州有的企业是利用接触式冷水冷却装备对荔枝进行产地冷水预冷。



速冻技术装备国产占有率高

但能耗管理技术水平有差距


目前内速冻技术装备主要有三种,包括鼓风式速冻装备、间接接触式速冻装备和直接接触式速冻装备。其中,鼓风式速冻装备包括隧道式速冻装备、螺旋式速冻装备、流态化速冻装备;间接接触式速冻装备涉及平板式、钢带式、回转式,其中平板式速冻装备应用更为广泛;直接接触式速冻装备包括浸渍式、喷淋式,其中基于液氮的直接接触式速冻设备应用最为广泛。液氮喷雾、液氮浸渍等装置应用于草莓、白灵兹、青刀豆、西兰花等的保鲜,能够对其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产生明显影响。随着市场对速冻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速冻技术装备也在不断迭代更新,提升制冷效率和生产效益。


近年来,我国速冻机生产厂家研制出了多种形式的速冻机,占据了国内90% 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国产速冻机在制造水平和设计水平上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提升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冷库持续扩容

多温区高标冷库成趋势


冷库做为冷冻冷藏设备是冷链物流的关键枢纽,根据中冷联盟2021版《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冷库保有量约为5224万吨,同比增长6%。随着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业态的发展与繁荣,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中心仓、前置仓、网格仓、闪电仓、移动冷库等不同功能的冷库持续发展,满足多样业态的发展需求。由于我国冷链食品的品类繁多,对冷库温区的要求也不相同。2021年12月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冷库设计标准》、《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正式实施,未来多温区高标冷库成市场新趋势。


冷藏车轻型化转型

新能源冷藏车潜力巨大


冷藏车是指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货物的封闭式厢式专用运输车,车上装有制冷机组和聚氨酯隔热材料。根据中冷联盟2021版《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具有法人企业的冷藏车保有量为143649辆,同比增长4.9%。保温车和冷藏车占我国现有公路冷藏运输装备总量的 85%,而保鲜车仅占 15% 且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销售车型来看,根据“中汽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上半年轻型货车为我国冷藏车市场的主要畅销车型,销量为28558辆,市场占比为67.8%;重型货车和中型货车销量分别为11587辆和627辆,市场份额为27.5%和1.5%。由于城市配送业务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对轻型冷藏车需求量持续增加。此外,为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冷藏车成为来为发展新趋势,据“电车资源”统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冷藏车销量仅有502辆,2021年上升至1736辆,同比2020年增长256%,随着新能源冷藏车性能的不断完善以满足更多冷链物流应用场景,未来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冷柜终端设备需求增加

并呈现多样化趋势


冷柜作为冷链的终端设备,商用冷柜市场正在快速成长。目前下游应用情景复杂,产品形态众多,且不断有新的产品形态、新的应用业态发展来推动行业的成长。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商用冷柜销售量为1352万台,同比增长16.5%,达到近五年的峰值。其中,制冷陈列柜销量为662万台,同比增长14.7%,占据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饮料柜销量为217万台,市场增速超过10%。


四、我国冷链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冷链技术装备夯实冷链物流发展基础

“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旋律。冷链物流技术装备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驱动力,聚焦果蔬预冷、速冻、冷冻冷藏、冷藏运输与宅配、冷链信息化智慧化等应用场景,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冷链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夯实冷链物流发展基础。


自主研发能力将大幅提升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关键性技术装备主要靠国外引进,不仅增加了采购成本,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行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脚步。在愈发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善冷链技术创新应用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应用体系,冷链技术准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


智能化、数字化将有新突破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5G技术的应用,我国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已经在局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无线射频(RFID)、智能标签、电子温度传感器、车辆定位跟踪、AGV、AMR、无人码垛机等技术设备在冷链物流的应用正在落地。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完善的前提下,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制冷技术装备是冷链物流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易腐食品在贮存和流通的各个环节提供持续的低温环境,是保护食品品质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与常温物流不同,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更高,过程更复杂,制冷技术装备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芯”动力。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冷链仓储及运输设施设备发展依然不够健全,科技含量有待提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市场对易腐食品需求越来越旺盛,在新一轮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动下,冷链物流行业和冷链技术装备迎来发展高潮。


一 冷链技术装备体系构成

冷链物流由预冷加工、冷冻冷藏、冷藏运输、冷藏销售四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技术装备要求。


冷加工技术装备


果蔬农产品、肉类、水产品等易腐食品的预冷加工、冷冻加工是全程冷链物流的第一站,对于易腐食品保质保鲜十分重要,预冷技术、速冻技术是这一环节的关键性技术,需要使用到果蔬预冷装备、肉禽冷却装备与设施、速冻机等。


现阶段,我国果蔬冷加工以浸入式和喷淋式预冷为主,对于肉类则主要采用螺旋预冷机进行预冷;在速冻环节,基于液氮的直接接触式速冻技术装备应用最为广泛。

冷冻冷藏技术装备


冷冻冷藏环节是易腐食品贮存的关键问题,涉及冷藏工艺、隔热层技术、制冷技术、气调技术和冰温技术等,主要用到冷冻冷藏库、气调库、冰温库和自动化立体库等。我国冷冻冷藏技术装备发展较早,果蔬冷冻冷藏的自动化程度要高于肉类。


冷藏运输技术装备


冷藏运输是易腐食品在流通过程保持低温环境,主要涉及高效制冷技术、蓄冷技术、隔热层(保温板)技术等,应用到的装备包括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等。冷藏运输主要以陆地运输方式为主,随着生鲜电商、跨境冷链的发展,铁路、水运、空运等多式联运成为冷藏运输的发展趋势。


冷藏销售技术装备


冷藏销售是指在销售终端,主要涉及高效环保制冷技术、空气幕设计技术、解冻技术等,应用到的冷藏装备包括商用冷藏柜、冷冻柜等。随着多元化、多模式的冷链食品销售业态发展,冷藏销售终端需求也趋于多样化。


二、我国冷链技术装备发展环境分析


政策环境利好频出


随着冷链物流行业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冷链物流的支持政策也在加紧推出。2021年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这是冷链物流行业首个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明确指示,并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100个左右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等纷纷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政策利好环境将促进冷链物流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将为冷链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经济环境持续向好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依然稳中有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我国GDP达到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07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6元,增长16.1%。持续发展的经济和消费能力推动了冷链食品消费需求的提升,为冷链物流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环境加速成熟


市场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一批有实力、有能力的龙头企业加速市场布局,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行业监管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以及技术装备创新发展的驱动下,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一体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向供应链两端延伸,不断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提升价值链水平。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明确了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驱动力。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冷链物流技术基础研究和装备研发,从源头提升中国冷链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升级迭代有了更好的创新环境。


三、我国冷链技术装备发展现状



“最初一公里”亟待补齐冷加工技术装备短板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果蔬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国,由于产地缺乏预冷加工设备,使得果蔬采后流通损失严重,我国果蔬产品整体保鲜率仅在10%-20%之间,损耗率高达25%-30%,与欧美国家相差较大。在政策指引下,“最初一公里”冷链设施短板正在逐渐补齐。


我国果蔬冷加工以浸入式和喷淋式预冷为主,有调查显示,天津市、海南省等地采用向冷水池中投入冰块的方式使水温接近 0℃,然后采用人工方式将装有疏菜的塑料筐浸入冰水池中,以此实现蔬菜的预冷;在广州有的企业是利用接触式冷水冷却装备对荔枝进行产地冷水预冷。



速冻技术装备国产占有率高

但能耗管理技术水平有差距


目前内速冻技术装备主要有三种,包括鼓风式速冻装备、间接接触式速冻装备和直接接触式速冻装备。其中,鼓风式速冻装备包括隧道式速冻装备、螺旋式速冻装备、流态化速冻装备;间接接触式速冻装备涉及平板式、钢带式、回转式,其中平板式速冻装备应用更为广泛;直接接触式速冻装备包括浸渍式、喷淋式,其中基于液氮的直接接触式速冻设备应用最为广泛。液氮喷雾、液氮浸渍等装置应用于草莓、白灵兹、青刀豆、西兰花等的保鲜,能够对其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产生明显影响。随着市场对速冻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速冻技术装备也在不断迭代更新,提升制冷效率和生产效益。


近年来,我国速冻机生产厂家研制出了多种形式的速冻机,占据了国内90% 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国产速冻机在制造水平和设计水平上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提升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冷库持续扩容

多温区高标冷库成趋势


冷库做为冷冻冷藏设备是冷链物流的关键枢纽,根据中冷联盟2021版《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冷库保有量约为5224万吨,同比增长6%。随着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业态的发展与繁荣,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中心仓、前置仓、网格仓、闪电仓、移动冷库等不同功能的冷库持续发展,满足多样业态的发展需求。由于我国冷链食品的品类繁多,对冷库温区的要求也不相同。2021年12月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冷库设计标准》、《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正式实施,未来多温区高标冷库成市场新趋势。


冷藏车轻型化转型

新能源冷藏车潜力巨大


冷藏车是指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货物的封闭式厢式专用运输车,车上装有制冷机组和聚氨酯隔热材料。根据中冷联盟2021版《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具有法人企业的冷藏车保有量为143649辆,同比增长4.9%。保温车和冷藏车占我国现有公路冷藏运输装备总量的 85%,而保鲜车仅占 15% 且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销售车型来看,根据“中汽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上半年轻型货车为我国冷藏车市场的主要畅销车型,销量为28558辆,市场占比为67.8%;重型货车和中型货车销量分别为11587辆和627辆,市场份额为27.5%和1.5%。由于城市配送业务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对轻型冷藏车需求量持续增加。此外,为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冷藏车成为来为发展新趋势,据“电车资源”统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冷藏车销量仅有502辆,2021年上升至1736辆,同比2020年增长256%,随着新能源冷藏车性能的不断完善以满足更多冷链物流应用场景,未来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冷柜终端设备需求增加

并呈现多样化趋势


冷柜作为冷链的终端设备,商用冷柜市场正在快速成长。目前下游应用情景复杂,产品形态众多,且不断有新的产品形态、新的应用业态发展来推动行业的成长。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商用冷柜销售量为1352万台,同比增长16.5%,达到近五年的峰值。其中,制冷陈列柜销量为662万台,同比增长14.7%,占据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饮料柜销量为217万台,市场增速超过10%。


四、我国冷链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冷链技术装备夯实冷链物流发展基础

“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旋律。冷链物流技术装备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驱动力,聚焦果蔬预冷、速冻、冷冻冷藏、冷藏运输与宅配、冷链信息化智慧化等应用场景,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冷链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夯实冷链物流发展基础。


自主研发能力将大幅提升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关键性技术装备主要靠国外引进,不仅增加了采购成本,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行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脚步。在愈发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善冷链技术创新应用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应用体系,冷链技术准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


智能化、数字化将有新突破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5G技术的应用,我国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已经在局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无线射频(RFID)、智能标签、电子温度传感器、车辆定位跟踪、AGV、AMR、无人码垛机等技术设备在冷链物流的应用正在落地。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完善的前提下,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